第4章
次日,沈知瑜起了个大早,去菜市场买了大批量的蔬菜,又跑了几个馒头店,买了几百块钱的馒头,左右手各提了一大袋子。
毕竟萧景珩那边旱灾连带着饥荒,缺水缺粮,而馒头这玩意,是最便宜又顶饿的了。
现在的沈知瑜,也只能买得起这个。
只是这么一通采买,她卡里本就不多的余额,登时又少了一半。
她已经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,但看到萧景珩所送来的书信上的惨状,一想到无数人还在生死线上挣扎,她就无论如何做不到置之不理。
沈知瑜深深叹了口气,正欲去打车,却猛地想起那枚玉佩。
既然已经证明了那口井的确通往大昭,那那枚玉佩,岂不是文物了?
就算不是文物,那么上好的一块玉,大概也值点钱吧?
沈知瑜说干就干,立刻找了最近的一家文物店,带着自己满满当当两大包东西就上了门。
这家文物店店面不大,里面架子陈列得拥挤,没有什么客人,只有老板坐在柜台后看着报纸,见她进来,也只是撩了撩眼皮。
“要买点什么?”
沈知瑜问:“你这收古董吗?”
“什么古董?”
老板起初并没有把沈知瑜当回事,这么年轻的小姑娘,一般是拿不出什么好东西的,最多也就是些家传的古币啦,手镯啦之类的,值不了几个钱。
然而,当沈知瑜从包里掏出那枚玉佩的一瞬间,他的眼神顿时就变了。
那枚玉佩却是通体盈透,散发着莹润光泽,仿佛将整个店面都照亮了几分。
“这个。”
沈知瑜将玉佩放在柜台上推了过去,“你看看。”
“这,这是——”
老板丢开报纸,难掩满脸的震惊,伸手就要拿起那枚玉佩,却又在即将碰到的时候收回了手,戴了一双手套,才捧起来,用老花镜细细观察起来。
这一看就是将近一小时,在沈知瑜打了第三个哈欠后,才听到老板猛然放大的音量:
“果然,是大昭的物件!而且还是皇室之物!”
老板越说越激动,差点没跳起来,指给沈知瑜看,“你看,这里还用了镂空微雕的技术,而且工艺成熟,辅以金线累丝,显得......”
沈知瑜听了一半就被其中的各种专业术语搞得头昏脑涨,她大学学的是金融系,和古董鉴赏八竿子打不到一起,但为了不露怯,被这老板看出了自己什么都不懂而宰一笔,也只能硬装着。
老板好不容易说完,意犹未尽:“小姑娘,这玉佩你是从哪弄来的?”
沈知瑜当然不可能说这是古人通过一口井给她的贡品,只能含含糊糊道:“是我外公留给我的。”
“你外公?”
老板登时更激动了,“那你外公收藏的可还有大昭其他的文物?我可以和你外公当面谈谈吗?”
“我外公已经去世了。”
沈知瑜赶紧打住他的话茬,“老板,这玉佩你收不收?”
“收,收!”
老板半秒钟的犹豫都没有,比了个数字:“你看,这个数怎么样?”
“二十万?”
老板连连摆手:“不不不,两个亿!”
沈知瑜一口茶水险些没喷出来。
在听到老板大谈特谈的时候她就猜到价格不可能低,但这个数字,还是远远超过了她的想象。
老板道:“因为大昭这个朝代,在史书上只一笔带过,非常短暂,至今也没有什么文物问世,但有了这枚玉佩就不一样了,你看,这上面刻着的懿,很可能是那位懿王的随身玉佩!”
说到这里,老板长叹了口气:“据现存的史料记载,大昭末年,皇帝昏庸无能,听信奸臣谗言,贪图享受,苛捐杂税,又逢天灾降世,百姓怨声载道,民不聊生,大多忠臣都被坑害致死。”
“只有懿王,他北平叛乱,西定水患,在军中颇有威望,可惜,就是这样的人物,最终还是因为一场旱灾,被皇帝迁怒,死无葬身之地,甚至连墓碑都不曾留下,年仅二十六岁啊!”
沈知瑜一怔。
萧景珩......死了?
这么年轻,是因为那场旱灾么?
不知为何,沈知瑜心头难言的沉重,直到交易谈成,老板爽快的将两个亿转到了她银行账户上,心情才稍微好了一些。
她现在有钱了。
有钱,就意味着,她可以通过那口井,投放大量物资过去,说不定,可以改写那段历史!
思及此,沈知瑜精神一震。
她先将集团破产所欠的债悉数还清,又找了两辆大货车,直奔菜市场,将所有菜和肉都一扫而空,又去商场将将货架上的油盐也统统买完。
就连早餐店也没放过,从包子到茶叶蛋,沈知瑜照收不误。
将一整条街能吃的东西全部清空后,她才心满意足的指挥着司机将东西搬上车,送回了庄园。
而后,她又在网上下单五万袋面粉,一万袋大米,至于榨菜泡面饼干面包等也是有多少要多少,因为买的东西太多,淘宝商家还特意打电话过来问,她是不是下错了单。
“没有。”
沈知瑜找了个借口,又问:“我这儿新办的食品厂子,需要大量的面粉和肉类,你有没有靠得住的厂家推荐?”
商家一见大客户上门,喜不自胜,连声答应:“有有有!我隔壁村子就有人办屠宰场,我回头就去给您问问!价格给您按优惠价!”
“那倒不用,只要尽快就行。”
沈知瑜现在不缺钱了,她的要求只有一个,就是越快越好,晚一天,说不定就要多饿死一些人。
挂断电话,货车也差不多运到了。
沈知瑜让人把东西都搬到后院,待人走后,才一一将食物投入井里,又写下字条。
“这些食物不知道能撑多久,我会尽快再送一些来,等今晚我会再向你们供水,最好提前做好准备。不用客气,你给我的玉佩换了好多钱,目前支撑这些没有问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