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助他称帝
我父亲是镇国大将军。
嘉定二年,父亲平定西北之乱,班师回朝。
一时间风光无限,递上来的帖子多如雪花,镇北侯府的门槛都险些被踏破。
父亲深知功高盖主的后果,他主动将兵权交回给圣上。
彼时正是夺嫡水生火热之时,先帝有意借机试探各皇子。
他没有收回父亲的兵权,只叫父亲安心在京都养老。
那日父亲回来后满脸愁容,在正厅来回踱步。
兄长不愿我卷入这些纷争中,便带我去郊外赏梅。
他知我平日里喜欢舞文弄墨,特意将笔与宣纸一同带来。
冬日的腊梅开得娇艳而坚韧,我掏出笔墨将此情此景绘入纸上。
待最后一笔落下,身后响起了少年的掌声。
“一笔梅花千态现。”
我侧过头,眼前人眉眼修长疏朗,身着玄色华服。
我认出衣角那专属于皇族的标识,正要起身行礼,萧衍却摆了摆手。
“你是哪家的姑娘?”
我不卑不亢:“回陛下,我乃镇北侯府嫡女顾九笙。”
萧衍听到我的回答,微微颔首。
兄长抓着一只野兔朝我走了过来,“九笙,咱们今天中午烤野兔吃。”
看见萧衍后,他短暂地错愕,很快便反应过来。
行了礼后,兄长道:“让大皇子见笑了。”
萧衍勾起唇角,眉眼弯弯:“本王今日可有幸与你们共尝这兔子?”
“那是自然。”
...
萧衍转身,摆架梅园。
那是我初嫁东宫时,萧衍亲自命人所建之处。
如今宫人疏于打量,也显出了几分萧瑟之景。
那时我与萧衍恩爱无比,不久便诞下淮儿。
从什么时候开始,这里变被废弃了呢?
我努力回忆着,有些头痛。
嘉定六年,萧衍登基。
太后不满我独占恩宠,不断给萧衍物色新人。
作为世家贵女、当朝皇后,我的一举一动都是天下典范。
纵是不愿,为了皇家开枝散叶,我也要替萧衍主持选妃,将画像一幅幅递至他眼前。
萧衍挑着眉,漫不经心地看着画像:“九笙,你这是想把朕推给别的女人?”
我含笑,目光落在他摩挲宣纸的指尖。
他把画像放在桌上,将我搂至怀中,手指把玩着我的发尖。
“你与母亲定夺就是了,朕只要和朕的九笙在一起。”
我感受着他有力的心跳,将头埋得更深了些。
新人进宫,皇上免不了要翻他们的牌子。
最出头的便是那尚书府千金宋诗瑶。
她有一副芙蓉面,指如削葱,口若含朱丹,艳比花娇。
纵是女子,都能被她吸走几分魂魄。
她与太后同为宋家出身,太后自是要处处帮扶着她。
初进宫便被封了号,是为常在。
我自知后宫的新人必然是越来越多,只管做好自己的事就罢了。
可纵然我不利用手中之权来害人,也有人虎视眈眈着我的位置。
...
嘉定八年,北方洪水,南方虫灾。
新帝根基不稳,此时就更为焦头烂额。
萧衍日日待在养心殿批阅奏折,赈灾的款拨了一笔又一笔。
那日养心殿内,钦天监斗胆进言。
“陛下,微臣近来夜观天象,当下各地灾荒皆因中盘不稳,后宫无人,臣知您与皇后娘娘伉俪情深,但还请陛下思虑国家安危,以保国泰民安为先。”
萧衍将手中的毛笔甩了出去,风声擦着钦天监大臣的耳鬓而过,吓得他慌忙跪下。
“陛下息怒!”
“天灾如何,与朕的后宫有何干系?”
大臣哆哆嗦嗦地开口:“陛下有所不知,这后宫无高位分的妃子,仅靠皇后娘娘一人,实难巩固气运。”
说罢,他不敢看萧衍的脸色,连磕了几个响头。
萧衍皱着眉,冷声道:“你退下吧。”
等人走后,他穿过屏风,看向了正坐在榻上绣着手帕的我。
我对上了他的视线,刚才的事情我都看在眼里。
我知他不好开口,放下了绢帕,我便替他说了。
“陛下,您是一国之主,后宫本就该三嫔四妃。”
萧衍只是垂下眸,“依九笙所见,谁人可与你一同帮朕分担?”
我想了想,“宋常在可,她父亲乃朝廷重臣,此举亦可拉拢文官。”
萧衍点了点头,恻目向御前太监吩咐道:“封宋常在为嫔,赐号淑。”
宋诗瑶如今一子未出,抬位封号虽是不和礼制,但如今灾荒四起,也等不及了。
我对占卜之事,向来半信半疑。
一直认为这不过是统治者为了支配手下,而编造出来的谎言。
但此刻萧衍的焦虑,又如银针戳着我的心,便也没工夫想些其他。
更何况宋诗瑶是我推荐,即便日后得了恩宠,多少也会顾及为的情分。
可后来再想起时,连我都要笑自己。
一代帝王,不惜让钦天监以国难来要挟,竟只为封妃。
可笑。